来源:a8直播免费直播视频 发布时间:2024-10-04 23:03:06
赋能 提能 补链 强链。天地纵横积极参加加工贸易创新改革实践,为加工贸易公司可以提供项目评估、管理方案设计、加工贸易全过程指导、专项审计和主动披露的一系列专业顾问服务。
单耗自核是指加工贸易企业根据其实际生产,在手册或者电子账册执行中,自主核定保税进口料件的耗用量,在手册或者电子账册报核前向海关按照实际申报单耗,并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的单耗管理模式。
单耗自核旨在慢慢地加强企业按照实际申报的责任意识,持续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和深化加工贸易业务改革,简化企业办理加工贸易相关业务程序,推动海关单耗管理由重事前审批向重后续监管转变。海关提出具备条件的企业根据其实际生产,在手册或者电子账册执行中,自主核定保税进口料件的耗用量,在手册或者电子账册报核前向海关按照实际申报单耗,并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
单耗追溯制度是指能够反映各生产环节中领料、耗料、退料和入库情况的机制、实现单耗计算功能的具体方法和由成品追溯单耗的途径。
(1)料件、成品的对应关系表,其中BOM表有多层对应关系的,每层BOM表的对应关系应清晰可溯;
企业获得单耗自核资格须符合具有健全的单耗追溯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例如:深圳海关2017年第1号公告中《关于扩大单耗自核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要求,参与单耗自核试点一定要符合以下条件:(1)资信良好。企业信用状况为认证企业。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复杂、产品单耗波动较大、单耗关系复杂的特殊行业中的一般信用企业,也可以参与试点。(2)管理完备。具有健全的单耗追溯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原始证明材料实现从进口料件到出口成品的相互印证。(3)信息透明。主动配合海关监管,能及时、准确地按照海关要求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作为加工贸易改革重点试点工作之一,单耗自核实现了企业自主管理与海关监管的有机结合,是一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关企互信、简化业务流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单耗自核模式,企业单耗申报与其生产实际相一致,减少了企业非主观故意的溢余短少违规情事。
不过,单耗自核在简化海关手续、便利企业据实申报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强化按照实际申报的责任意识,企业对自身保税料件使用情况定期开展自查、自报、自核;海关依托风险分析与随机抽核相结合的形式,对企业自核后申报的单耗真实性做实质性审查。
企业普遍反馈,由于工程变更、加工精度误差、生产环境变化、生产的基本工艺特点等诸多原因,大部分企业均无法在成品出口前准确核算单耗。这种背景下,企业在手(账)册设立、出口前申报单耗,基本无法如实反映企业生产实际耗用,极大影响了单耗申报的准确性,易引起企业管理和帐务混乱。企业往往通过人为手段这种帐务差异,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管理难度。
企业对更大范围推广单耗自核方式充满期待,希望籍此促使企业单耗申报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减少企业非主观故意的溢余短少等违规情事,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支出和违规风险。
企业反馈,由于每家企业的管理手段、生产的基本工艺、信息化水平均存在相当的差异,无法采取统一的客观量化的单耗追溯制度体系和单耗计算方式,企业要结合其真实的情况,建立健全单耗追溯制度和符合企业实际的单耗自主核定机制。
对于如何结合自己特色和海关保税监督管理要求,建立完整制度体系,如何规划客观量化的单耗计算方式以及怎么的单耗核定方法能否得到海关认可,企业普遍缺少基本判断和担心自身能力不足。
企业普遍顾虑暴露“历史遗留风险”,担心单耗自查引发海关稽查风险。由于参与单耗自核试点企业要向海关公开更为细节的生产经营信息,企业担心提交这些材料会暴露企业过往历史问题而被追责,这成为企业申请单耗自核的“最大心病”。
深入研究企业自身的运营模式和工艺流程,规划企业加工贸易总体管理方案和配套管理优化方案,诸如:加工贸易业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分开管理”、手(账)册管理、核销管理、IT系统优化等管理方案。
结合加工贸易公司制作产品相关的进出动、货物存储、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以及IT系统管理现在的状况,从海关保税监管、海关事务风险控制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建立健全单耗追溯制度,设计单耗自核加工贸易监督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计算模型,建立企业内控作业流程、各部门协作流程,例如:
建立加工贸易账务差异分析模型以及加工贸易账务差异处理跟踪机制,对自身保税料件使用情况定期开展自查、自报、自核,实现从进口料件到出口成品的全过程管理和有效追溯。
熊 斌, 天地纵横高级合伙人、专家研究员,任中国人民大学海关与外汇法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报关协会智库专家、广东进出口商会高级顾问、深圳市进出口商会专家顾问,出版《加工贸易企业关务作业统筹》、《加工贸易实务操作与技巧》、《加工贸易实务操作与风险管理》等加工贸易专著。
来源:深圳市天地纵横产业研究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地纵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